欧阳明高错的太离谱新能源汽车起火率其实是燃油车的近2倍 聚论

文章来源:admin 时间:2024-03-28

  20 24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,欧阳明高院士的一个结论引起轩然。他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:燃油车自燃率高于新能源车。

  之后,不少人纷纷指出他数据引用错误。车聚君研读了一下相关数据,发现欧阳院士错的不是一点半点,可以说从定性到定量、从数据到结论都有问题。

  PPT正文第一句是: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,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,燃油车18360辆;新能源车640辆。

  ▎数据时间错误。该组数据对应时间是2022年一季度,不是2023年一季度。详见国家消防救援局官网2022年4月4日文章:。

  ▎起火定性错误。新能源车640辆,并不是「自燃」的数据,而是包括自燃在内的所有火灾数据。官网原文是这样描述的:(2022年一季度)共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.9万起,其中新能源汽车640起。

  下文紧接着就说了:从用火原因看,自燃、玩火等其他原因占21.4%。意思是,自燃原因只占火灾的1/5。当然,也不能把640起火灾乘以21.4%,得出新能源汽车的自燃数;因为这个比例是所有交通工具的自燃率,而且还含了“其他”原因。

  所以,根据官方消息,我们只能讨论2022年一季度的“起火率”,而不是“自燃率”。

  欧阳院士认为2023年一季度(应为2022年一季度)燃油车自燃(应为起火)了18360辆。这个结论应该是基于上述官方信息“推算”出来的,可惜这个“推算”也是错误的。

  官方信息是:交通工具火灾总数1.9万起,其中新能源汽车火灾640起,电动自行车火灾3777起。

  他的推算路径应为:交通工具火灾总数(19,000)-新能源起火数(640)=燃油车起火数(18,360)。

  这里就有了一个基本逻辑错误:交通工具不可能只有新能源汽车+燃油车汽车。旁边明晃晃的电动自行车一脸问号:我不是交通工具吗?

  上图,是根据海南@东方消防 于2022年8月发布的《权威发布:2022年上半年全省火灾情况》相关表格整理而成。

  可以看出,消防数据中的「交通工具」包含汽车(轿车、客车、货车)、摩托车、电动助力车(电动自行车、电动三轮车)、农用机械、船舶、其它车辆(如特种车)等多种交通工具,而绝不是欧阳院士认为的新能源车+燃油车。

  车聚君根据海南省2022年上半年的消防数据,新能源汽车起火数29起、燃油汽车起火数169起,可以得出结论:该省该时段的万辆汽车起火率,新能源车为1.82、燃油车为1.04。

  上表主要目的是想算出,「燃油汽车」占所有「燃油交通工具」的比例,并借此推算出2022年一季度全国的燃油汽车起火数。

  表格显示:海南2022年上半年燃油汽车的起火数为169起,所有燃油类型的交通工具起火总数为241起,那么燃油汽车的占比为70%。

  考虑到海南省新能源推广比较深入,渗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;因此,我们在估算全国2022年一季度燃油车起火数占比时,按80%估算(即保守估算法)。

  上表是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官方数据,参考海南消防的分类整理而成。黑色数字为公布数字,绿色的燃油车起火数为估算数据:11,666起。

  方法就是如前所述,用燃油类型的交通工具火灾总数14,583乘以80%算得。

  好了,现在知道: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数为640起,燃油汽车的起火数约为11,666起了,我们很容易就能查到当时各自的保有量。

  公安部消息,截止2022年3月底,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.07亿,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891.5万辆,那么燃油汽车保有量应为29808.5万辆。

  用640辆、11666辆的起火数,除上述保有量可以得出结论: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万辆起火率为0.72,燃油汽车为0.39。

  欧阳院士还说:“电动汽车自燃是新闻,燃油车自燃不是新闻”。这句话听着很耳熟,特斯拉的粉丝们以前很爱引用这句名言,没想到居然影响了院士。

  ▎电动汽车自燃造成的后果更严重,当然会引起更多关注。空口无凭,看海南消防的数据:

  2023年,海南省发生交通工具火灾725起,燃油汽车火灾387起,损失1181.4万元,平均单起火灾损失为1.63万元;新能源汽车火灾59起,损失939.3万元,平均单起火灾损失为15.92万。

  这么明显的差距,能怪公众对新能源起火更关注?这还没有公布两类车型的致死率,估计结果更令人惊竦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原因很简单:新能源的车电池一般放在车厢正下方,一旦发生热失控,会迅速危及驾舱,很可能让整个车辆瞬间陷入一片火海。严重时,还会发生剧烈爆燃。而且即使消防人员用了大量水灭火,也存在复燃可能。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▎当你责怪新能源事故(包括不限于自燃)比燃油车更受关注时,为什么不看一下新能源汽车的正面消息也同样吸引了更多关注?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如我们编辑部,平时写作、试驾的精力80%放在新能源车上,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其实只有32%。相信,其它媒体也差不多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当你享受了正面赞誉时,也要能承担负面的质疑。不可能好事出尽风头,坏事帮你藏着掖着,整体看舆论其实是公平的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车聚君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,致力于更独立的观察与更真实的报道。新能源的好,我们不遗余力的分享;它的弊端与不足也直言不讳的指出。因为溺爱,是种伤害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世间没有完美事物。如果真关心它,就应正视它的问题,并协助它改正之。如果为了某种目的,文过饰非,无疑于拔苗助长。特别是,互联网让信息更透明,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是车评人,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不同车型的优劣,从而有自己的判断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当普通人变成专家时,社会地位更高的专家更应严谨治学、谨言慎行,而不应该一张PPT出现定性错误、定量错误、结论错误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  本文图片除注明出处外,均来自互联网;如有版权异议,敬请联系,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。